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黨建專題 > “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糜不有初 鮮克有終
——黨史學習之觀電視劇《初心》有感

發布日期:2021-11-19 點擊次數:
  今年伊始,就在黨史學習如火如荼開展期間,我在工作學習之余,觀看了由中央電視臺、八一電影制片廠等單位以享譽全國的老模范、老典型——“將軍農民”甘祖昌為原型拍攝的電視劇《初心》,講述了他始終牢記參加革命的目的和承諾,在革命勝利后毅然從高位請辭回到家鄉,扎根農村、艱苦創業,帶領鄉親們從“吃不飽飯”到日子越過越紅火的一系列動人故事。這兩位老英雄的先進事跡和動人形象,都深刻詮釋了“不忘初心”的豐富內涵,也深深叩問著我們的內心——我們常把不忘初心、堅守初心講在口頭,但是,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誘惑、困難、重壓甚至迷茫,我們是否也能始終堅守我們從軍入黨的初心呢?轉業到地方后,我們是否還能葆守我們赤膽忠心的本色呢?身份職務變化后,我們是否還能守得住樸素深沉的情懷?我強烈感到,我們應該從內心深處好好地問問自己,好好地進行反思。而就在這部電視劇中,我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身為開國將軍、新疆軍區后勤部部長,即使是身患腦震蕩后遺癥,甘祖昌也完全可以繼續在高位享受應有的待遇,或者選擇離職休養。但是,他的老鄉山草來部隊尋親時說的一句話,“現在老家村里還有很多人吃不上飯”,引起了他深深的自責和思考。他想到什么了呢?他想到了當初自己和同村的甘海生、李保山參軍時共同立下的誓言:“我們走出大山,參加革命,為了父母兄弟,為了父老鄉親,頓頓吃飽飯,家家住新房,日子像天堂!”就因為這個誓言、這份樸素而深沉的情懷,他毅然要求回老家去當一個農民。
  “一身戎裝,經歷多少槍林彈雨;一介布衣,時刻牽掛姐妹兄弟。你看淡名利,走下高位,回到最初那個夢想的開始。”主題曲中的這句歌詞,正是甘祖昌將軍情懷的寫照。甘祖昌將軍之所以敢從高位請辭回歸鄉間,能上能下能官能民,清貧一生奉獻一生,就在于他時刻沒有忘記當初立下的誓言,時刻沒有忘記自己“生自農家、長自農村”這個根本,從走上革命道路起,不論職務、資歷、環境如何變化,他身上始終永葆普通農民的本真、共產黨員的本色,處處凸顯著人性之善、黨性之美。
  保持本真難,像甘祖昌將軍身居高位依然情懷不改則是難上加難。反觀我們很多人,當境遇改善、地位提高、身份改變后,往往淡忘了自己的過去,丟掉了自己的本真,滋生一些不良的心態:①虛榮之心。重慶青年報曾發表一篇文章《學弟學妹,報到時別嫌爹娘土》,指出了一些大學生認為來自農村的爹娘會讓自己在同學面前丟臉,羞于承認他們與自己的骨肉關系,不愿意讓他們陪伴,個別學生甚至不允許他們的親友在學校周邊務工等現象,反映出一種典型的虛榮心態,是一種由“死要面子”而引發的“忘本行為”。不僅僅是少數剛剛“跳出農門”的學生,我們一些受黨教育多年的干部,也有類似的、甚至較之更重的“虛榮心態”,往往表現為要面子、比闊氣、講排場、抖威風,有的達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甚至違紀違法。比如中石化原總經理王天普,也是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子弟,生活習慣也曾經勤儉樸素,但是隨著職位的升遷,他也漸漸發生了變化,生活腐化、窮奢極欲,宴請同學時,一頓飯就花掉4萬多元公款。②傲嬌之氣。一些人一旦小有所成,便自我優越感膨脹,目空一切,自以為是,受不了上級批評教育,容不下同級善意提醒,聽不進下級誠懇意見,這就是“傲”。另一種表現是“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有少數人整天研究“養生大法”,追求“羅曼蒂克”,捧韓星、追韓劇,崇拜的是“小鮮肉”,對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橫攀豎比,但在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樣上卻想得不多,得過且過,這種現象,不能不讓人擔心。③貪婪之欲。盤點落馬貪官的墮落軌跡,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幾乎很多都有一個苦難的童年、奮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最終因為貪欲作祟,迎來一個悲慘的晚年。原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出身貧寒,從基層做起,一步步成長為黨的高級領導干部,但是最后還是因為貪婪而淪落為貪官、階下囚。在懺悔書中,周本順說,“從小我們吃過很多苦,是從貧寒之家出來的,所以從小就痛恨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貪官,我感覺這是一個莫大的悲哀。”
  列寧曾說:“決不要忘記過去,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守住初心,首要的是要保持一份樸素的情懷,不忘過往,保持本真,這就需要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始終注意涵養自己的道德品行。①懂得感恩。甘祖昌將軍之所以勇于從將軍回歸農民,是因為他深知,是家鄉的沃土養育了他,是組織的培養成就了他,所以在革命成功之后,他沒有躺在歷史的功勞薄上,而是選擇為組織盡責,為鄉親造福。與甘祖昌將軍相比,我們沒有經歷槍林彈雨、九死一生,也很少經歷白手創業、篳路藍縷,工作環境、生活待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學習黨史,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懂得感恩,感恩于先輩的奮斗和犧牲,感恩于所處的偉大時代,感恩于讓我們實現和展示自我價值的平臺,把個人追求自覺融入中國夢,把本職崗位當作為國、為黨分憂的平臺。②保持本色。越是時代發展,越是往前走,我們就越不能忘記從哪里來,不能把傳家法寶、“看家本事”丟了。這些年,國家強盛了,物質生活改善了,然而我們一些同志思想上卻失落了、傾斜了、懈怠了。靈魂腐敗是最可怕的腐敗,靈魂變質是最徹底的變質,底色丟了、本色變了,再好的教育管理都會如無本之木。我們每一名同志都要多問問自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多想想自己當初入黨時的誓言,自覺用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改造主觀世界,堅守最本真的東西,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守住底線、守住操守、守住信仰,不斷洗滌思想、凈化靈魂,永遠秉持共產黨人人格的力量,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國目標作出貢獻。③開闊胸懷。在頭部受傷而患上嚴重腦震蕩后遺癥的情況下,甘祖昌認為回到鄉村當農民比坐在辦公室當將軍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因此,回到農村他非常坦然、非常快樂,這是怎樣的一種胸懷和境界?人的一生中,很多時候都會面對“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有的人非常坦然,一生平安,而有的人斤斤計較,最終失去更多。特別是在個人要求與組織安排面前,受到沖擊的是利益,面臨考驗的是胸懷,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自覺放下思想包袱,不因個人得失而憂慮,不因崗位調整而忐忑,保持內心平和,保持奮斗姿態。
  “記在心里,永遠記得。”這一句話,非常樸素,卻力重千鈞,這不僅是甘祖昌對子孫們的要求,更是他一輩子堅守的信念。“斗轉星移,難忘初心。”主題曲中這一句歌詞,正是甘祖昌將軍葆本色、有擔當、講奉獻的人生寫照。
  守住初心,是無數人的美好愿望。“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清朝詞人納蘭性德的這一詞句之所以被廣為傳頌,就是因為承載了人們對“不忘初心”的美好寄托。古人云“糜不有初,鮮克有終”,一個人立起一時的信念容易,但用一輩子去堅守,卻很難很難。“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我相信,沒有誰會從人生之初就立下雞鳴狗盜、蠅營狗茍的人生理想,每個人都曾有一個遠大的追求、一個光榮的夢想,但是,經過漫長歲月的打磨,大多都被塵埃所覆蓋。這是因為,我們在漫漫人生征途中,會碰到情感的起伏、困難的阻撓、外界的壓力、親情的羈絆,就象劇中甘祖昌將軍的經歷,只要我們像甘祖昌將軍那樣,情懷一生一世不改,職責一心一意履行,紀律一分一毫嚴守,我們也能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人生!
  (武漢大學黨委統戰部 周琛供稿)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省委直屬機關工委黨校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 郵箱登錄
中共湖北省委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 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0408號-1
技術支持:荊楚網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