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部門工作 > 理論研究

推動黨紀教育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發布日期:2024-05-15 點擊次數: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指出,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為契機,在全黨開展一次集中性紀律教育。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而加強紀律教育是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環節,是黨的紀律建設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工作。加強黨的紀律教育是黨的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是提高黨員黨性修養、嚴明黨的紀律的思想保證。新時代加強紀律教育要以解決違紀違法突出問題為重點,在增強教育有效性上下功夫,著力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知邊界、明底線。

  增強紀律教育的政治性。紀律教育必須緊緊圍繞黨的政治建設進行。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突出黨章黨規黨紀,將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為重中之重,自覺把“兩個維護”作為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持之以恒凈化政治生態,“嚴格防止把商品交換原則帶到黨內”。始終堅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深入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傳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激發共產黨員崇高理想追求。

  增強紀律教育的針對性。紀律教育要注重分層分類精準施教,根據不同領域、不同崗位、不同年齡層次干部精準“滴灌”,量身定制紀律教育“套餐”。加強對“關鍵少數”紀律教育,通過分眾化開展黨規黨紀專題宣講、“關鍵少數”廉政談話、參觀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使“關鍵少數”成為遵規守紀的落實者、實踐者。進一步完善對各級“一把手”紀律教育機制,督促其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教育引導“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增強紀律意識,煉就政治慧眼,尤其是關鍵崗位和重點領域這些廉政風險的高危區域。加強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和重點崗位干部的管理監督,加大談話頻次和日常監督檢查,科學確定風險點,確保廉潔用權。切實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的紀律教育,通過組織年輕干部參加紀律教育培訓班、開展廉政座談會等方式,教育引導年輕干部對權力保持敬畏之心,做到公正用權、廉潔用權。

  增強紀律教育的實效性。把紀律教育融入黨建工作,一方面,發揮理論學習中心組作用,系統梳理紀律教育內容,明確學習重點,完善動態學習清單;另一方面,利用“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活動等載體,將紀律教育與政治理論、理想信念、形勢政策教育貫通起來,讓黨員干部在常態化教育中增強遵規守紀的自覺。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潔從政教育,利用多種廉潔教育形式,推動紀律教育常態化、日常化。切實發揮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靈活采取公布審查調查信息、通報典型案例、匯編嚴重違紀違法干部懺悔錄、觀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把“教訓”變成“教材”,警示廣大黨員干部以案為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將家風建設作為紀律教育的有力抓手,通過家風倡廉、家人宣廉、家庭助廉等多種舉措,抓住家風“小切口”,引導黨員干部不斷弘揚優良傳統、涵養清風正氣。運用新媒體新技術,連通線上線下,把紀律教育“大課堂”融入媒體傳播“小平臺”。圍繞監督執紀問責、違紀案例通報、黨紀法規解讀等主題,通過新媒體持續增強紀律教育的互動性。

  增強紀律教育的長效性。樹牢“嚴管就是厚愛”理念,將紀律教育和紀律執行有機結合起來,懲治違紀與建章立制有力統籌、治標與治本有效貫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能把紀律作為一個軟約束或是束之高閣的一紙空文。”強化紀律約束,扎牢制度籠子。要始終堅持嚴的基調不動搖,對違規違紀、破壞法規制度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的行為,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通過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做實查辦案件警示教育“后半篇文章”,把監督辦案整改治理教育貫通起來,增強紀律教育的長效性。通過制度建設厘清規范權力的運行邊界,聚焦重點領域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進一步堵塞制度漏洞,規范自由裁量權,減少設租尋租機會。建立健全落實紀律教育責任機制,完善責任體系,確保責任主體“不缺席”、各項工作“不缺位”。建立健全督查考評機制,將各級黨組織開展紀律教育活動納入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考核內容,作為考核評價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重要依據,立好紀律“風向標”。建立健全執紀問責機制,對不按規定開展紀律教育的嚴肅指出、限期整改,對走過場的責令重新開展,并在一定范圍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追究主要負責人責任,以追責問責倒逼紀律教育走深走實。

  (作者黃勇峰 系省司法廳法治調研處處長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轉載須征求本網站同意,注明來源、原標題、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省委直屬機關工委黨校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 郵箱登錄
中共湖北省委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 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0408號-1
技術支持:荊楚網
管理